↑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区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Ⅰ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兔的种群中Ⅱ2区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区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丙组:F1雌×亲代雄;丁组: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