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②,丘陵舄卤③;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节选自《大唐西域记》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②山阜(fù)隐轸(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④畴∶已耕作的田地。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晓雾将歇  (___)(2)夕日欲颓 (____) (3)形如半月  (___)(4)三垂大海 (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5.《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甲)  ______   (乙)_____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