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以为象著必不加于土硎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②硎(xíng):盛菜羹的器具。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④旌:牦牛③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

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食于茅茨之下(   )

A. 饭   B. 粮食   C. 吃   D. 喂养

2.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吾畏其卒(   )

A. 士兵   B. 结局   C. 终止   D. 死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4.最能概括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A. 象箸之忧   B. 箕子之言   C. 纣王之奢   D. 天下之祸

5.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是        

A. 俭以养德   B. 祸不单行   C. 变本加厉   D. 见微知著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