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和17世纪华南地域社会转型时期,粤闽交界因“山贼”“海盗”和“倭寇”空前活跃,而引致地方动乱的严重情势,乡村聚落出现了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教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该地区“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的乡村景观。

——摘编自陈春生、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材料二  民情强悍,好勇斗狠,嗜利轻生。乡村聚族而居,烟户繁密。明末海盗纵横,民多筑围建堡以自卫,久而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其弊也,莠民藉以负固,敢于拒捕抗粮。官吏捕为难,半由于此。

——摘自冒澄《潮牍偶存》卷一

材料三  明、清两代,有些商业市镇、手工业市镇以及手工业——商业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的县城,甚至府城(包括州城),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广汉口镇地当交通要道,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以陶瓷、铸铁为基础,形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市镇。……《广阳杂记》即记有:“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可见其经济地位已与府城、首都齐名。再如芜湖米市、无锡布市、南浔和盛泽丝市、清江浦、淮安、济宁及其张秋镇、武清的西河务和天津等,实际上都已成为当时的商品交换中心城市。

——摘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材料四  下表是1851年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统计数据:

国家

英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城市化率

50%

20%

42%

35%

 ——根据人教网材料整理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摘自马丹霞《浅谈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出16、17世纪粵闽乡村社会形态的特点。(3分)

(2)比较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镇形成的共同点。概括导致英国城市化程度高的因素?(6分)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特征对各自的社会思想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