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③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       狱:案件   B.臣,民也       鄙:浅陋

C.不知狱        当:应当   D.未有也        殆:恐怕
2.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家有二白璧   ②侧而视

径相如也     ④然价一者千金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