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之民,闻之,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③薄则亟④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④亟(jí):急切,急迫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当狱

(2)臣,鄙民也

(3)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4)狱吏半以为当罪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其价一者千金       吴广以为然

B. 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C. 墙薄则亟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翻译下列句子。

(1)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

(2)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4.范蠡用两块玉璧的例子告诉梁王治国之道是什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