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唐太宗

材料二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材料三   “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为解决“赋重”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作用如何?唐太宗开创了唐初的繁荣时代,史称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怎样的趋势?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解决粮食问题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针对“大萧条”中的农业状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4)你认为当今中国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问题时,能够从上述历史当中得到哪些启示?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