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沙棘能在我国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来测定沙棘的光合作用,每次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据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图分析,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稳定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该段时间内 “C5”的含量增加

B. “间隙光”处理能使植株充分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单位光照时间内光合产物合成量更大

C. S1可用来表示一个光照周期内[H]和ATP的积累量,而S2则可表示恰好把该段时间内积累的[H]和ATP消耗掉,因此二者相等

D. 与光反应相比,碳反应较缓慢,不能及时消耗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因此出现题中曲线

高三生物选择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