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以“性善”哲学为核心,以“仁、义、礼、智”四端说为途径,提出了其个人修养学说,主张扬善性,行仁义,以人格的完善为人生价值目标;同时,在此基础上,孟子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帝王的治国之策,提出“民为贵”的宝贵思想和行仁政、施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认为,如果人人以人格修养为目标,诸侯皆能突出民意,关注民生,皆以施行仁政王道,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摘编自《孟子王道思想研究》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与柏拉图关于政治体制的不同设想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