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不是一直把很大希望寄托在由一个好皇帝来推行改革吗?义和团运动打出的旗号不还是“扶清灭洋”吗?一般说来,人们最初总是希望能在现有社会秩序下进行温和的改革……只有当国家民族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别的办法都尝试过,都走不通,人们的忍耐程度已超出它的极限,这才会拿起武器来拼命,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才会出现。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  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是指哪一革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用意的?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