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意境的确立

陈铭

意境这个概念的提出,晚于意象千年以上。《诗学指南》(清·顾龙振辑)收入据说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著的《诗格》,其中有一段话说: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实际上是诗词创作过程中,因审美对象不同,得到三种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与后代诗学理论中的“意境”有所不同。不过,我们注意到,书中所论述的“三境”,都强调主体与客体契合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的确是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意境论的探究。《诗格》中还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中了见,当此即用。

这里的“意”“境”“象”三个审美概念,已经示了中国诗学境界说的基本因素。“念”指创作主体的恐想感情、创作动机,即所谓言志抒情的企求:“境”指客观世界的事物、形象;“象”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结合形成的新的审美形象。这个审美形象既不同于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又不同于单纯的客观世界,而是重新创造的一种艺术世界,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境界了。

当然,唐代对意境的认识,还是有一个过程的。后来,僧皎然《诗式》有“取境”之说,刘禹锡有“境生于象外”说,都还是比较粗糙的理论,意境并没有取得更明晰的概念。到了晚唐,司空图的《诗品》有了重要的理论突破,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又在《与极浦书》中明确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命题,意境论终于成熟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中,有两个“象”、两个“景”,第一个“象”与“景”指的是真实的可感触的客观世界。第二个“象”与“景”指的是虚构的被诗人以艺术性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客观真实世界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就突出了艺术家创作中的艺术再造力,无论表現自然或是再现自然,被表现或再現自然,永远不会是客观现实世界中原生态的自然了。

宋代以后,阐述意境(有时写作“境界”)的理论越来越深入,意境论广泛深入人心。中国古典诗词的作者和读者,无不以“意境”作为创作、感受、评论的基本。以至清末的古文家林纾在《应知八则·意境》中宣称:“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路,皆出其间,不讲意境,便自塞其途,终无进道之日矣。”二十世纪初,王国維结合西方哲学观念,把中国诗学的意境说改造为境界说,其功劳在于强调审美取向的区别,分辨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又把创作主体区别为“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但是,在意境论的创作主体、真实客体与审美客体三者的定位和关系上,王国维仍然继承了中国传筑诗学的基本理论。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有三境,物境重在外物,情境重在情感,意境重在真心,三者的宙美对象不同。

B.诗的三境,强调主体与客体契合的关系,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意境论的探究。

C.诗歌中的“象”,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结合形成的新的审美形象,即后来的意境。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融入了诗人的虚构,突出了艺术家的艺术再造力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从意境概念的提出谈起,追根溯源,条理清晰地论证意境的发展轨迹。

B.文章引用晚唐司空图的《诗品》(与极浦书》,论证诗词创作理论取得新的突破。

C.文章辨析了《诗格》中的两段话,其所涉概念与后来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D.文章举王国维把意境说改造为境界说之例,论证王国维在中国传统诗学上的功劳。

3.意境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