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的目的与诉求不同,方式与结果自然也不一样。有的阅读是为了消遣取乐,或者满足个人趣味,这样的阅读强调个体的兴会和悦纳,自由度大,个体差异也大。思辨性阅读则不同。它是为了获取真知,或者为了解决问题,个人的好恶与体验都要退居其次,阅读的准确性、明断性与合理性,则成了判断阅读效果的首要标准。这就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在“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地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文本是思辨性阅读的根基,尊重文本,知易行难。文本似迷宫,其意蕴与逻辑并不会直接呈現在我们面前,而是隐藏在文本之中,等着读者去挖掘。迷宫里歧路纵横,浮云蔽日,走着走着,恐怕连自己都会走丢。干扰我们的因素很多,语言自身就是其中之一。语言是桥梁,是工具,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但语言又常常成为沟通与理解的障碍,成为横亘在我们与文本之间的一堵墙。

譬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王”,如果对他一无所知,对他的理解就会走向脸谱化。就“完璧归赵”一节看,这个秦王看起来倒有点虚弱与怯懦,至少表面如此。你看,蔺相如在朝堂上斥责秦王倨傲轻慢,要求他举行一个隆重仪式来交换和氏璧。面对咄咄逼人的蔺相如,秦王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满口答应。等到秦王布置好了场面,蔺相如却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还公然指责秦王祖宗八辈都是背信弃义之徒。设身处地站在秦王的角度想一想,他能不恼火吗?但秦王的反应也只是“与群臣相视而嘻”,不仅没杀蔺相如,还好生款待他,很多人由此断言秦王“外强中干”。其实,教科书对秦王的介绍也大多如此,但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并非如此粗鄙与虚弱。秦昭襄王,19岁继位,在位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据历史记载,秦昭襄王“明而熟于计”,城府很深,有忧患意识。他起用范雎、白起等文臣武将,采用“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各个击破,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面对区区一个蔺相如,怎可能表现得如此不堪?显然,“外强中干”的判断难以立足。

思辨性阅读要克服思维的懒惰。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秦昭襄王,被我们简称“秦王”之后,这个语词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历史上,秦国暴政常常作为儒家仁政的对立面被表述,“秦王”也被抽象成为丑恶残暴的化身。显然,这个“知识”妨碍了我们对秦昭襄王的具体理解与评价。

语言总是通过我们自己来遮蔽我们的。思辨性阅读,必须穿过语言的雾霾,厘清文本的事实,理清文本的逻辑,这就需要实证与分析的功夫。实证与分析看起来是两个范畴,实际上是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事实的认定,必须借助逻辑分析的力量;而逻辑的思辨呢,又必须建立在事实的辨别之上。如果断定秦王是虚弱的,那么,秦国的大国地位怎么解释?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又体现在哪里?显然,事实的认定出现了逻辑破绽。倘若秦王已经下了开战的决心,一个和氏壁岂能阻挡他的战争步伐?更何况蔺相如还诓骗了他,等于给了他名正言顺的杀伐借口。秦王“明而熟于计”,恰恰就表现在这里:不管你蔺相如怎么刺激,我自方寸不乱。这哪里还是怯懦和虚弱呢?可見,实证与分析是思辨性阅读的基本功。

(摘编自余党绪《思辨性阅读:走向真知的必由之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相对于消遣性阅读,思辨性阅读的自由度小,要求读者的思维要更为理性。

B.文本虽然是理解的桥梁,却又是理解的障碍,可见把握文本的内容知易行难。

C.思辨性阅读要克服思维的懒惰,否则固有“知识”可能会影响理解和评价

D.作者认为,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秦王并不是“外强中干”,而是“明而熟于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阅读的目的与诉求说起,逐层分析,论证了文本在阅读中的重要性。

B.文章在第二段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了“尊重文本,知易行难”这一观点。

C.文章结合秦昭襄王的相关史实,论证了我们对其外强中干的判断难以立足。

D.文章末段阐明了实证与分析的关系,并论证了二者是思辨性阅读的基本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辨性阅读要求不应有感性的兴会与悦纳,而应去分析论证,权衡判断。

B.思辨性阅读的根基是文本,但文本的意蕴与逻辑常常隐藏在文本之中。

C.对秦昭襄王的判断发生偏移,与我们思维懒惰、对他的理解脸谱化有关。

D.重视实证与分析,厘清文本的事实,理清文本的逻辑,才可能走向真知。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