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之首诗歌,完成各题。

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四句十六字,用语简练,内涵丰富。诗中“公”的身份、必须渡河的原因都没有具体交代,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B.诗中涉及了两个人物:想要渡河的人———“公”、劝阻“公”不要渡河的人。“竟”字表现了劝阻者激愤的质疑和不甘之情。

C.“渡河”在诗中具有双重含义,既可以用来实指渡河这一具体事件,也可以扩展延伸开去,用来虚指“公”遇到的一切事件。

D.“公”渡河而死的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此诗刻画了一个偏执固执的狂夫形象,意在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2.梁实秋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选入了这首古诗。

原文是这样表述的:“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选用这首古诗对刻画梁任公形象的作用。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