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一个国家要发展,统治者必须在政治上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时代才能不断向前推进、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尧舜禹时期,一开始“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禹开始还做得不错,年老时他按照传统的选贤与能的制度,事先举荐皋陶做继承人,皋陶死又举荐伯益做继承人,但是伯益做继承人时,禹却不给伯益实权,后来禹的儿子启掌握了权力之后杀了伯益,继承了父位。

(1)材料中,禹按照传统的选贤与能的制度举荐继承人的方法叫什么制度?但是后来他的儿子启并不是用选举的方法得到了王位,说明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

材料二  周灭商之后,推行了一种制度,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2)材料中说的这种制度是什么制度?在这个制度中,接受周王分配,在封地有较大权力并有保护周王义务的人,我们称他们什么?

材料三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3)请根据材料概括,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

材料四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与官府分庭抗礼,社会秩序混乱。古书记载:“今诸候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候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让诸候王各分为若干国,使其子孙依次分享封上,地尽为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4)材料四中的“上”是谁?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五  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命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而西汉时《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5)根据材料指出秦始皇在思想上的做法是什么?西汉时董仲舒在思想上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