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国传统“天下”观经历了历史演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有关“天下”的一些论述:

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

材料二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统一王朝的统治为“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義重新建构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天下观,在他看来,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囊中之物”。从“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观念出发,强调君臣应该合理分配职权,共治天下。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遗憾的是,现实的社会往往却是“君主为主,天下为客”。这样的专制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黄宗羲激愤地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君主专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

——摘编自刘勇强编著《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材料四  以下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先秦时期“天下”观的内容,并分析其对秦汉历史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黄宗羲“天下”观的含义,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