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崇俭黜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美德,但传统的节俭并非积累资本以扩大再生产,而主要是为了适应物质匮乏的社会状况。正如王夫之所言:“俭过也则吝,吝则动于利以不知厌足而必贪。”吝啬和贪婪使皇帝、百官以至豪民拼命聚敛财富,置大量财富于无用武之地,导致民生日困,国家危亡。因此,王夫之主张将财富用于消费,还利于民。他强调官员和富人应该“养贤”乃至“燕游”,这样虽“有费之名”,但获利的却是俭、反对奢侈的观念进行修正,提倡以利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消费。

——萧萐父《王夫之评传》

材料二、亚当.斯密认为影响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是节俭。无论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还是扩大厂房、改良机器等方面,都必须先有资本的积累,而资本增加的根本方法就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组织者的节俭。因此,亚当.斯密谴责奢侈,提出“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

——邹柏松《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二,比较王夫之和亚当.斯密消费观的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夫之和亚当.斯密消费观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

材料三、1931年,凯恩斯断言,“节俭会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如果你储蓄5先令,就会使一个人一天失去工作”,在鼓励家庭主妇大买特买的同时,他还鼓励政府疯狂建设,“为什么不把从威斯敏斯特到格林尼治的整个南伦敦都拆掉,然后再漂亮地建起来?……这样会雇人吗?嗨,当然会!”

——纪玉山《正确认识凯恩斯消费理论的确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凯恩斯的消费观。

(4)谈谈你对古今消费观的看法。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