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余各以次受封。”

材料二 《孟子》记载:周分封的情况是“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军队)移之”。

材料三 《汉书》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自身)以大,末流(不良习气)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暌(分离)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汉书·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说上(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法定继承者)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弱矣。”上从矣。

材料五 《太平治迹统类》记载:“自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1)概括材料一、三和四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

(2)分析材料三中统治者的做法的目的(3分)及实施结果。

(3)材料二、四表述的办法反映出统治者有什么共同目的?

(4)材料五中,赵普“劝上革去其弊”的“弊”指什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端?结果如何?

(5)归纳以上五则材料,指出几代统治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上,与其他四则材料不同的是哪则材料?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