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极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