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难,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已能驾驭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应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恃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工,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 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出了什么认识?其依据何在?(4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从日本的发展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5分)

(3)李鸿章和康有为为什么会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出不同的认识?(3分)

(4)李鸿章、康有为的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成功实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