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2014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千年来大运河不仅沟通南北、也孕育了众多名城、承载了历史。

材料一  天津,因水而兴的城市。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就成为河漕的重要枢纽。南方大量的粮食经天津运往北京,形成“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以利京师”的格局。

天津的估衣街等街巷都因毗邻河畔而繁华,有些街道名称的由来就是因这河舶来的商品在这里销售而形成的。由于交通便利,很多外地商人来津经商,运河两岸各类货栈、钱庄、会馆鳞次栉比,脚行、镖局等也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摘编自方兆麟《天津是运河载来的城市》

(1)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天津兴起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二  “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扛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

——(英)约翰·汤姆逊《中国和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

(2)材料二中的“敌对”发生于哪次战争?为什么“它的陷落”加速了谈判的过程?

材料三  至近代,漕运业逐渐显得落后而多余。至l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随后运河两岸的扬州等城镇不同程度地衰落了。

——摘编自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

近代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当时天津的棉麻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天津还成为早期工业和教育的兴盛之地,拥有被称为华北机器铸铁工业摇篮的三条石和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

——摘编自方兆麟《天津是运河载来的城市》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停止漕运的原因和近代天津迅速崛起的条件。

(4)今天,继续维护和修缮大运河是否还有意义?谈谈你的认识。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