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时代的转折关头,总有一些有识志士高瞻远瞩,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指出不应以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夷”: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之曰夷狄乎?”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海国图志》写成的国内背景与意义。

材料二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力图忠于马克思主义原作,减少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因此他对唯物史观的介绍是较客观和科学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放在西方哲学史中加以考察,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历史哲学家对人类认识史的研究成果,指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独特见解。陈独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论述是从社会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是为了从唯物史观说明“人类历史是阶级争斗的历史”,是从阶级斗争说为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的出发点来解读唯物史观的,……这与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中国革命的出路不无关系,是中国实用理性精神的具体表现。

——杜毅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李大钊、陈独秀比较》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与陈独秀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侧重点的不同。联系五四运动前后史实分析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理论指南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  “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阅读材料三中两段文字,指出分别出自于邓小平哪两次讲话?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邓小平的这两次讲话被称为“宣言书”的原因。结合材料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