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时世宗享国①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节选自《明史·海瑞②传》)

【注释】①享国:指帝王在位时间。②海瑞:明朝清官,百姓称其海青天,谥号中介。

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

(1)不物喜(           )      

(2)吾谁与(          )

(3)有痴名(           )      

(4)曰(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自 知 触 忤 当 死 市 一 棺 诀 妻 子

3.翻译下列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                      

(2)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译文:                      

4.【甲】文主要运用       (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乙】文写皇帝和宦官的语言、举动,是从        (角度)表现海瑞的品性。

5.范仲淹和海瑞这两位仁人具有怎样共同的品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