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梁漱溟,近代著名思想家,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重建等做出了突出贡献。1921年中西文化论战正酣之时,他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发出了在西洋文化强大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出路何在的呼声。他不赞同国粹派顽固守旧的文化观,也不赞同全盘西化派一概否定传统文化及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主张,也不赞同中西文化相互调和的论调,认为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他提出首先要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实现西化(短期目标),然后再重新拿出中国文化(中长期目标)。该书出版引发新一轮中西文化论争。

梁漱溟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先赞成“君主立宪”,后加入过中国同盟会,最终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他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梁漱溟认定,尽管目前东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几有断绝之虞,但这却是暂时的,中国文化不仅仅不应该断绝、也不会断绝;不仅仅会在中国复兴,更是会走向世界——正如古希腊文化在近代西方的命运一般。

——摘编自孙凯《梁漱溟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梁漱溟的主要思想观点,并指出其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

(2)中国思想界“中西文化论争”时,产生“梁漱溟之问”的历史背景。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