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天理流行,……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列举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表现。

(2)“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职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宋代的理学被成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4)材料三作者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高二历史连线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