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材科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与东南沿海

——《中图通史全稿》(下)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一年(1682)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台湾外纪》

材料四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 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五: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请回答:

①根据村料一、二对郑氏集团收复和经营台湾进行简要评价。(4分)

②材料三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4分)

③材料四中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2分)

④材料五《开罗宣言》的发表有何现实意义?

高二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