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为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变化过程,某研究者收集了以下史料:

史料一 : (注释: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这份报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注释:)。当时全国处于第一次革命(注释:)的前夜。我激动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堂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毛泽东自述》(1936年6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自述)

史料二:下图为1911年8月1日《民立报》的影印件,记有“七十二烈士”的报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一中有三处(标有①②③序号)需要注释,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校勘和注释。(3分)

(2)依据史料一,毛泽东当时赞成在中国实行什么政体?属于什么性质?(2分)

(3)毛泽东为什么说自己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及毛泽东三者所走的救国道路有何不同?(8分)

高二历史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