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①然,见于面,盎②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

【注】①睟:显现。②盎:充溢。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这也是君子的本性。

B.君子不因为通达或困窘而使本性增加或减损。

C.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外表神情清和润泽,呈现于脸面,流溢于肩背,充实于四肢。君子的本性不必言说,自然而然地表现在“四体”上,不用言语,别人也能理解。

D.孟子所描述的儒雅君子,外在形象与内在灵魂统一,表里如一,通体流溢着生命的光辉。

2.文段中多次谈及“君子所性”,那么请问孟子所认为的君子本性是什么?(3分)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