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③。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④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②止:留 ③食:吃饭  ④明日:第二天 ⑤俟:等待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期日中(__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____)

恐其自食其言(________)      (4)为信若此(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友人惭,下车引之

一年之计在于春    B.而止之食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起之不食以俟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陈元方与吴起品质上的共同点。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