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①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②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③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④,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⑤,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⑥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⑦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⑧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⑨,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节选)

【注】①炮车:状如炮车般的。②泫(xuàn):流泪。③庆帅:滕子京在庆州统领军队,被诬陷用费过度。④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⑤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⑥耗国:耗费国家资财。⑦束发: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⑧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⑨皤(pó):白。

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沙鸥翔(        )    ②城楼为岳阳楼 (        ) 

斯人  (        )    ④壮心日灰     (        )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 “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边垂以安

A.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B.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C.以啮人   (《捕蛇者说》)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用“∕ ”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昔 滕 子 京 以 庆 帅 左 迁 此 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4.袁中道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请你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