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商鞅变法

商鞅进行变革之前的秦国,地广人稀,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战国初期诸国中最落后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与山东六国相比。山东六国立国都在周初,传承了周朝许多先进文化,如齐鲁等国,都是周初封的国家,齐有姜太公的智慧,有沿海渔盐之利,是华夏体系中的先发国家;鲁有周公的遗威,沐周朝文明之光,移植到当地,发达数百年;而秦受封相对较晚,又地处偏僻的西部,与西戎长期交往,沾上了不少西戎的习气,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男女混淆,家族之制未备,是以诸国皆以“戎翟”相称,秦国不得与上国会盟,是七国中最为蒙昧之国。其二是秦国内乱不已,国势处于衰落中。自秦穆公以来的三百多年,秦国始终处于混乱之中,屡败于晋,后败于魏,秦兵不能东出,国内贵族专权,国君常由贵族废立,内乱又遭强魏相侵,河西之土尽被魏占;如秦康公时秦败于晋,秦桓公时败于晋,秦景公时几乎亡国;不仅中原强国欺负秦国,甚至连西部的戎狄之国义渠也曾在秦躁公时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国贵族专权,多次引起内乱。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强盛了起来,在秦惠文君八年(公元前330年)“魏纳河西地”(《史记·秦本纪》),“梁惠王曰:……及寡人之身……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孟子·梁惠王上》)。在马陵之战以后,因秦国多次打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惠文君十年(公元前328年)“魏纳上郡十五县”(《史记·秦本纪》),从此,魏国日益削弱,而秦国的疆域在不断扩展。

——摘自《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8月下

作者:叶自成

请回答:

(1)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

(2)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