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枭哺所生。”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鹘之志邪?”览曰:“以为鹰,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蝰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节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注】鹰鹘:鹰隼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B.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C.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D.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黉,古时候指学校。“庠”“序”“校“”以及“杏坛”“槐市”等在古时候都可指称学校。

B. 署,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古时候指代理官职的还有“领”“判”“知”“权”等。

C. 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如增生、附生、廪生等,统称诸生。

D. 刺,指古时谒见时所用的名帖。汉初未有纸,削木竹为刺,写姓名于上,故又称门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仇览长于治理。他在作蒲亭长时,鼓励百姓从事生产,制定律令,在不长的时间里把地方治理等很好。

B. 仇览以德化人。他在担任主簿期间,遇到陈元的母亲诬告陈元不孝,他劝导陈元母亲,成就陈元的孝名。

C. 仇范胸怀大志,王涣知道仇览胸怀鸾凤之志后,鼓励他走出考城,到太学求学,并拿出一个月的俸金资助他。

D. 仇览为人方正。在太学时因为不喜游谈交友,而不与同郡的符融说话;平日居家,也要以礼要求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鹘之志邪?”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