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儒学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巨、父于、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一一黄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

一一《朱子语类》卷十三第二十二条

材料三万历初,神宗之待张居正,其礼稍优,此于古之师傅未能百一;当时论者骇然居正之受无人臣礼。夫居正之罪,正坐不能以师傅自待,听指使于仆妾,而责之反是,何也?是则耳目浸淫于流俗之所谓巨者以为鹄矣!又岂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黄宗获《原巨》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的核心主张,并说明朱熹思想的文化地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以前传统儒家思想相比,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有何发展?

高三历史连线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