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2年10月,史量才出責盘下上海《申报》,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引入西方报业竞争机制,使《申报》成为影响深远的全国性大报。他以高薪挖来深谙编辑技能的陈景韩,善于经营的张竹平,一大批作家,如鲁迅、茅盾等,都成了该报的重要撰稿人。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在国内遍设记者,同时在国外的伦敦,华盛顿等地设立特约通讯员。史量才认识到商业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1913年开始,新建广告推广科,《申报》是我国最早采用广告分类的报纸。1918年,史量才不惜巨资建成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馆大楼。1918年后三次更新设备,使《申报》的技术设备处于世界一流水准。史量才侧重于以历史学家的态度办报,奉行自由主义的办报思想。《申报》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

——摘编自杨艳琼《近年来史量才研究综述》等文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量才主持下的《申报》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