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萧相国何者,沛丰①人也。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②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③,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棕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於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召平谓相国曰:“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注]①丰,古邑名,秦时属沛县。②律令,法令。图书,实为图籍文书的省称。③扼塞,险要难行的军事要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益封五千户        益:增加       B、愿君让封勿受    让:辞让

C、悉以家私财佐军    佐:佐助       D、臣死不恨矣      恨: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 何为丞相              ② 不赂者赂者丧

B、① 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    ② 溪虽莫利于世,善鉴万类

C、① 高帝大喜              ② 今其智反不能及

D、① 功不可忘              ② 古之人不余欺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萧何作为丞相尽忠本职的一组是 (    )

①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②镇抚谕告,使给军食    ③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④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⑤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陈述与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萧何和刘邦同是沛人,功劳显赫,忠心耿耿,一直深受刘邦信任。

B、平定天下论功行封时,群臣都认为萧何功劳不是最大,刘邦力排众议,认定萧何功劳最大。

C、汉王平定陈豨叛乱后,认为萧何诛杀韩信有功,授予萧何相国的官职。

D、萧何入咸阳后,在诸将争夺财产时收藏图书资料,又主动推荐大将韩信及有嫌隙的曹参,表现了他的远见和大度。

5.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