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三则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乙】次非杀蛟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丙】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次非,人名,传说是出国的一位勇士。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1.【甲】文中“朝闻夕死”的原句出自《论语·里仁》:“           。”

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说处杀虎斩蛟   蛟浮或没

B.乡里所患      终忠臣孝子

C.竟杀蛟出      杀之复上船

D.舟中人皆得活   乡人皆好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实三横唯余其一

(2)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3)还涉江,至于中流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2)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甲】【乙】两文同样写杀蛟,但是表现的主题却不同,请分别指出。

6.请从【丙】文中概括出孔子评定人品的基本原则。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