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冻风时  (       )

(2)高柳堤  (       )

(3)泉而者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作飞沙走石                 B.①若脱笼

②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②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①红装蹇者                 D.①夫能不游堕事

②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②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远景近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地适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3分)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2分)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