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著的《白话本国史》,是作为中学历史选修教材出版的,尽管书中提出岳飞等大将把持地方财政、人事大权,乃是架空中央的军阀的争议观点,但当时社会对这本著作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材料二到了1931年舆论开始指责吕思勉贬低岳飞为秦桧喊冤,激发了民愤,1935年争议终酿成大事件,当局严禁此书销售,严禁学生阅读,吕思勉更是被人告上法庭。1935年,南京特别市市长石瑛签发训令第2315号,训令社会局严禁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于未删正前在南京销售,并签发公函称:“……按武穆之精忠与秦桧之奸邪,早为千秋定论。该书上述各节摭拾浮词,妄陈瞽说,于武穆极丑诋之能,于秦桧尽推崇之致,是何居心,殊不可解。际此国势衰弱,外侮凭陵,凡所以鼓励精忠报国之精神,激扬不屈不挠之意志者,学术界方当交相劝勉,一致努力。”

——胡喜云、胡喜瑞《民国出版史诉讼案中的吕思勉》

(1)根据材料一结合并所学知识回答,1923年《白话本国史》这本书的相关内容为什么获得较高评价,没有激发民愤?

(2)根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这本书在1935年被当局所禁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抄袭材料)?请举例说明材料中“际此国势衰弱”的具体表现(至少两例)。

(3)从岳飞形象变化中,你有怎样的体会?

高三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