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教育发展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

材料四   1898年7月,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清光绪帝颁布诏书建立京师大学堂,并在章程中提出了“兼容并包”、“中西并用”的原则。

材料五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追求教育平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科举考试”创立哪个朝代?并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哪一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中“京师大学堂的成立”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产物?

(5)根据材料五分析此时我国的课程内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