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城镇与城市化

材料一大范围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中世纪时期城镇发展达到高峰。食品的日常用品的交易范围扩大,交易量上升。与此相当,长途贸易特意从中东和远东地区进口丝绸和香料,从尼德兰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进口纺织品和高质量手工产品,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地主和精英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

——(英)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镇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晚明时期,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诚然,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商品市场的繁荣,有它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从宋代以来一直在稳定而持续地起作用,到了明代中叶达到一个新高峰。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成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新建城市

新建城镇

1979

18495

18.96

216

2361

1986

26366

24.52

347

10718

1995

35174

29.04

640

17532

——资料选编自胡顺廷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