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

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20世纪80年代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