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10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安妮法案》。《安妮法案》规定在1710年4月前己出版的图书作者或购得此图书出版权利的出版商拥有对该书21年的印刷特权;对已完成但并没有出版的图书或今后创作的图书,图书的作者在书籍出版时可获得l4年出版和重印的权利。若在期限内未经作者允许的情况下,出版或重印此书籍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若作者将图书的版权让渡给出版商,那么出版商将冋样获得14年的出版及重印权利。14年期满后,如图书作者没有死亡,图书原稿的版权将重新归还作者,作者将会再次获得14年的版权。此外,法案取消了书商公司对印刷行业的多项垄断特权,使得出版行业的自由发展在英国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姚远《英国近代知识产权制度与出版制度的流变》

材料二:从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到1905年止,中国翻译出版了大量著作。在出版的178部著作中有66部自然科学著作,38部军事科学著作,35部工程制造著作,l1部医学著作,7部农学著作,21部有关历史和制度的著作。但与日本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对科学的完全制度化和观念化相比,这种对科学的部分吸取的不足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来。日本的机械化力量胜过了中国的数量优势,这使许多中国人意识到必须在思想上进行更深刻的变革。对许多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第一次感到中国的精神参照框架与现代趋向似乎有些不合适、不和谐。与对过去精神权威信仰的减弱相随而来的是对掌握使西方物质强大的科学精神的渴望。

摘编自【美】郭颖顾《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唯科学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安妮法案》在图书出版方面的规定。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学习西方的差异,并就图书出版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高二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