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世传陈执中作相,有婿求差遣,执中曰:“官,国也,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竟不与。故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注意愈坚。其后,谏官面论其非曰:“陛下所以眷执中不替者,得非以执中尝于先朝,乞立陛下为太子耶?且先帝止二子,而周王已薨,立嗣非陛下而谁?执中何足贵。”仁宗曰:“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

(二)

吴越钱俶初来朝,将归,朝臣上疏请留勿遣者数十人。太祖皆不纳,曰:“无虑。俶若不欲归我,必不肯来,放去适可结其心。”及俶辞,力陈愿奉藩之意。太祖曰:“尽我一世,尽你一世。”乃出御封一匣付之,曰:“到国开视,道中勿发也。”俶载之而归,日焚香拜之。既至钱塘,发视,乃群臣请留章疏。俶览之泣下,曰:“官家独许我归,我何可负恩?”及太宗即位,,遂谋纳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谏官面其非曰(批评)

B.执中何足(珍贵)

C.我何可恩 (对不起)

D.及俶,力陈愿奉藩之意(辞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仁宗注意愈坚     计其长曾不盈寸

B.乃出御封一匣付    渔人甚异

C.非是           不足外人道也

D.得非执中尝于先朝  能径寸之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官,国也,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

②俶若不欲归我,必不肯来,放去适可结其心。

4.这两篇文章写了宋太祖、宋仁宗都未采纳下臣、谏官的意见。但他们看待人、任用人的观点并不相同,请结合文意分析概括。

文言文翻译:

传言陈执中做宰相的时候,他一个女婿想向他谋求官职,陈执中对他说:“官职是国家的,并不是房间里的东西,箱子里的物品,你又怎么能这样得到它呢?”终究是没有答应。在上朝的时候,谏官多次上奏说陈执中不学无术,并不是做宰相的人才,然而仁宗却更加器重他。后来谏官当面对仁宗说陈执中:“皇上之所以器重陈执中而不派人替换他,难道是因为陈执中曾经在先朝提议立您为太子的原因吗?况且当时先皇只有两个儿子,并且周王已经死了,要立太子除了皇上您还能有谁啊?陈执中有什么功劳的啊?”仁宗回答道:“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陈执中从来不欺骗我。”

吴越王钱俶第一次到朝廷朝拜,将要回去了,朝廷中大臣上疏请求滞留他,不要让他回去的有几十人。(宋)太祖都没有采纳,说:“不必担心,钱俶如果不想归我大宋,一定不肯来朝拜,让他回去正可以让他放心。”等到钱俶告辞(回去),极力陈述愿意遵奉属国的意思。太祖说:“(为了友好,让我们)用尽我的一生,用尽你的一生。”于是拿出御封的一个匣子交给他,说:“到自己国中再看,途中不要打开。”钱俶用车子装着回国,每天烧香奠拜它,已经到达钱塘,打开一看,原来是大臣们请求滞留他的奏章上疏。钱俶看后眼泪掉下来了,说:“太祖独独的让我回家,我为什么辜负他的大恩?”等到宋太宗即位,为了“尽一世”的诺言,于是谋划交纳土地(称臣)。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