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呼唤“工匠精神”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中国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 有关专家表示,这个小小圆珠笔的困境,其实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困境。困境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缺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我们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工匠精神”的含义。瑞士制表匠工作时凝神专一,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期达到新巅峰。

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充分肯定,朱熹对此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最值得一提的是鲁班,他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全神贯注,精益求精,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被奉为制造业的鼻祖,并成为历代工匠的榜样。而现在,社会心浮气躁,人们普遍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那些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就放弃了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以至于一支小小圆珠笔的生产也要严重依赖进口的技术和材料。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而中国的发展却必须要经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在这样的时代,优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重每一个工匠,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完整的主谓句概括。

2.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李克强总理参加座谈会写起?

3.文中多处使用了事实论据,请根据要求分析这些论据的作用。

(1)文章第四段、第五段举了瑞士和日本的例子,可否删掉一个?为什么?

(2)简析文章第六段提到鲁班有何作用。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