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俄外长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梁启超传》

材料二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

——《光绪大事汇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认识。

高二历史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