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还远远落后于中原经济发达地区。司马迁在《史 记》中记栽:“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当时的南方地区沼泽遍地、榛莽丛生,开发的艰难程度也超过北方黄河流域。

材料二经历了南北朝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地区三个先进的农 业经济区。这一时期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集中表现为水利的大量兴修、犁耕的推广和 改进、改“火耕水耨”为粪肥精耕,同时引入北方小麦,实施稻麦两熟制等。此外,还出 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栽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农 副结合,逐渐成为南方农村的一种普遍风尚。

                            ——以上材料均摘自华师大七上教材

材料三《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綿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

(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促进南方农业发展的因素。

( 3 )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