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段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2分)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2分)

(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2分)其目的何在?(2分)

(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作用是如何认识的?(2分)其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5分)

高三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