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3分)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两则条约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4分)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摘自《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词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的角度概述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严重破坏。(4分)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为什么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2分)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