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燕南、燕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四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高三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