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节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形   劳:使……劳累 

B.不不枝      蔓:枝蔓

C.乎众矣      宜:应该      

D.亭亭净        植:立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水陆草木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B.濯清涟不妖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C.可调素琴           能径寸之木

D.山不在高,有仙名     其船背稍夷,题名其上

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甲文直抒胸臆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C.乙文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D.乙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