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②不以封疆之界,固国③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④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郭: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②域民:限制人民。③固:使动用法。固国:使国防坚固。④亲戚:指内外亲戚。畔:通“叛”。

(1)“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括。(2分)

(2)结合上面选段内容,你认为共同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4分)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